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日常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的“五得法”

发布日期: 2022-04-22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菠菜担保网


人才培养是团队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识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思政课教学的优秀研究生,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衷之一和必然要求,团队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测评标准即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其必修课和基本功则是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研究生如果不认真“读原著、学原文”,就无法“悟原理”,其理论学识和理论信仰也就无从谈起。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内容晦涩难懂、逻辑复杂抽象,加之研究生受学业背景、学术志趣等因素限制,使得其对经典著作的研读往往带有形式化、低效化之弊。依笔者之见,研究生只有用好“五得法”即“选得对、读得勤、进得去、出得来、用得上”,才能提高经典著作研读的实效性。    

一、选得对:科学地进行选读,确定选择标准

面对浩如烟海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得对”是研究生科学研读的首要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众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浩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高深,决定了即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内的学者、大家,也无法穷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所有著作,更何况是刚从本科升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之不多,同时又受修业年限、自身资质所限的研究生。因此,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必然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其选择标准有三:第一,结合学科方向。学科方向规定着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和常用方法,对经典著作的选读起到基础导航作用。研究生应以本学科方向的培养方案为指引,以导师推荐的参考篇目为基础,并结合自身的研究侧重点或论文选题方向,科学选择研读篇目;第二,基于个人兴趣。研究生基于兴趣点的选读会有效激活自身的思维与灵感,提高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消化与吸收。当然,兴趣并非凭空而来,其养成需建立在广泛阅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在广泛的阅读中,研究生或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激励自己加以继续研究,或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破解的理论难题,激发自己读通弄懂的决心。这两种情况,均可成为研究生兴趣养成的重要契合点;第三,联系现实问题。问题意识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也是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的必备素养。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要有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胸怀,以党和国家正在关注或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主动到经典著作中寻求启发、获得灵感。这就要求研究生平时要经常关注时事新闻和形势政策,勇于走出校门,善于发现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读得勤:持之以恒,勤读常读

列宁曾这样总结其读书研究的心得:“想认真考察和独立领会它的人,都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不能浅尝辄止、一劳永逸,而要在科学选读的基础上反复咀嚼、学深悟透,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勤读常读,从而在对经典著作的反复阅读中实现认识的升华和思维的革新。“读得勤”包含两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勤读不同篇目。不同篇目,既可以是同一经典作家针对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在不同时期所作的文章,也可以是不同经典作家针对同一问题或相似问题所作的不同文章,还可以是同一经典作家或不同经典作家针对完全不同问题而作的文章。研究生通过勤读不同篇目,能够拓展阅读的外延、增加阅读的积累,从而在对不同文章归纳、分类、对比、总结中加深对经典著作的认识。第二,勤读同一篇目。毛泽东研读《共产党宣言》不下百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研究生对待经典著作中的重点篇目亦要有颠来倒去、乐此不疲的阅读耐力,在反复研读中实现对经典篇目的深刻把握。尤其对一些篇幅较长、即使通读多遍也难以理解其义的文章,更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去反复研读,仔细推敲每一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个字词,如此才能实现对经典著作的科学性把握和创新性理解。为实现“读得勤”,研究生须制定出研读经典著作的“日程表”,并据此约束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研读任务。对研究生而言,如果真有“书读百遍”的毅力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经典著作定会“其义自现”。    

三、进得去:深入原著本身,全面系统地研读

由于经典著作内容广泛、思想深刻,研究生要想真正深入理解凝结在其中的基本原理、核心观点与科学方法,就不能满足于文本语句所展现的字面意思,而必须“进得去”,即深入原著之中,全面系统地细读精读。第一,洞悉经典著作的产生背景。经典著作存世久远,如果不预先了解其写作的历史背景、不清楚经典作家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与实践问题,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它。因此,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必须要回归历史语境,把握经典著作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动因,以及经典作家创作该著作时的思想状况、目标动机、心路历程等。第二,了解经典著作的创作过程。由于经典作家的思想认识具有历时性、变化性,这就要求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时不能仅盯着经典作家在某一历史时期就某一问题创作的某一篇文献上,而要前后贯通,动态把握经典作家是如何把对实践问题的思考上升为理论观点并不断完善发展的,即了解经典著作的创作过程,包括其时间脉络、对前人思想的批判继承、在前后不同时期的思想认识变化以及促成这一变化的影响因素等。第三,把握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需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宏观与整体上,首先需要通读全文,宏观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与核心观点,以及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用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从微观与部分上,要字斟句酌,深入研读著作的序言、关键词、段落、语句乃至注解,尤其要逐字逐句研读那些能体现文章核心观点的重点段落和经典语句,把握语句与语句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探寻作者的思想轨迹。第四,分析经典著作的历史价值。经典著作来源于时代,也必将回归时代,并对时代发展产生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不仅要了解它从何而来,而且要探析它指向何处,即分析经典著作的历史价值:一方面,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与意义,即理论价值;另一方面,经典著作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实践发展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即实践价值。    

四、出得来:不拘囿于原文,客观认识著作的当代价值及历史局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毕竟是历史文献,其创作问世的时代背景与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不能拘囿于原文、陷入文中不能自拔,而必须“出得来”:第一,用现实的眼光正确看待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虽是历史的产物,但其所蕴含的科学理论智慧在当代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展现出自我革新的内生力与指导新实践的生命力。因此,研究生对经典著作应该学活学通,坚持用经典观照现实,深入挖掘和体会经典著作中蕴含的现实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探析经典著作对今天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积极影响,在对经典著作的反复研读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灵感与启发。这也是在研读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的体现;第二,用批判的眼光客观看待经典著作的历史局限。经典著作作为历史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因此,研究生对待经典著作应该相信但不要迷信,要正确区分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一般原理和具体理论。一般原理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真理性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改变,是我们应该坚信不疑且坚决践行的部分。具体理论则是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具体问题所做出的具体论断,具有一定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不能尽信盲信,而应做到具体论断具体分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发生认识和实践上的偏误。因此,研究生对经典著作不能全盘肯定、高唱赞歌,草率、机械地用其中的个别理论观点去衡量和裁剪现实,而应用批判的眼光辩证看待经典著作中因针对个别情况或囿于历史局限而做出的已经与时代发展不相符合的个别论断、个别结论。

五、用得上:坚持学以致用,用于指导自身实践

“用得上”,是指研究生要坚持学以致用,真正发挥出研读经典著作对自身实践的现实指导价值。如果只学不用,局限于了解和记住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观点、论断,那么,研读经典著作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第一,从宏观角度来说,研究生要掌握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中,用来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蕴含在经典著作之中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跨时代的普遍意义,是研究生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研究生应该在对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真学笃行中,争当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捍卫者。第二,从微观角度来说,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可用于自身的毕业论文写作。首先,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可用于研究方向和论文选题的确立。研究生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大量阅读,可以发现或逐步培养自己的兴趣点,以此激励自己进一步探究并确立贴合自身实际的研究方向与论文选题。其次,研究生研读经典著作的过程也是为论文写作沉淀知识和积累素材的过程。任何一篇优质学术论文的完成,都需要以丰厚的知识积累和完备的论证材料为前提。研读经典著作,既能够武装研究生的理论头脑,奠定论文写作的知识基础;又有助于研究生从中发现和摘录一些经典论述和观点,以作为论文写作所需的素材引用。再次,经典著作清晰合理的逻辑理路、精准严密的论证方式、流畅自然的写作风格,亦为研究生论文写作提供了方法借鉴。模仿是创作的前提。研究生作为写作初学者,在达到较高的学术造诣之前,难免要经历一段艰辛乏味的模仿时期。研读经典著作,除了能够参考经典作家的论点,还可以模仿他们的立意谋篇、文章架构、行文结构、论证技巧和表达手法,甚至能够在不断的模仿中实现超越与创新。  

作者:孙迪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